春夏之交,穿梭在浙江杭州钱塘区城市巷道、城郊田野,一派欣欣向荣景象。很难想象,这个浙江省首个整合设立的新区,曾是一片滩涂地。
自古以来,浩浩荡荡的钱塘江奔流不息,两岸百姓得灌溉、渔业、舟楫之利,也吃尽洪涝之苦。为此,钱塘百姓向洪潮宣战、向沧海要桑田,使350平方公里滩涂变沃野。
数代人围垦留下的艰苦奋斗基因,赋予新时代钱塘建设者宝贵的精神财富。锚定共同富裕目标,钱塘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,带动各行业劳动者共同奋斗,不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、民生福祉改善。
2021年4月,钱塘区揭牌设立,包含下沙、江东两个片区。处于G60科创大走廊、沿海大走廊节点的钱塘,被寄予打造浙江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的厚望。
平台高能级,产业是关键。2021年,钱塘区深入实施“新制造业计划”,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75 个、总投资近600亿元。
在钱塘区前进智造园,随着航空航天、汽车及零部件、高端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产业落地,当地迸发出澎湃的创新动能。上万个传感器实时采集,AGV物流机器人来回搬运产品,平均每7秒就有一个轮胎下线……这是浙江省首批“未来工厂”试点企业——中策橡胶“智能制造”生产线的火热场景。
“‘未来工厂’投入使用后,产品研制周期缩短50%,生产效率提升15%,不良率降低40%。”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沈昊昱介绍,去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,发展势头良好。
在钱塘区另一处产业集群地“大创小镇”,同样生机勃勃。数字经济、高端制造、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磨豆、压粉、萃取、打奶泡、拉花成型……高科技机器人熟练地制作着咖啡,短短3分钟,一杯香气四溢的拿铁呈递在客人面前。 “我们不仅是要在机器人行业内实现进步,更要辐射整个创新创业生态圈,赋能地方经济发展。”浙江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陈晓说。
放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,钱塘推动技术工人“扩中”“提低”。作为产业大区,钱塘区目前共有技术工人9.3万人。技术工人是钱塘区建设高能级战略平台的重要支撑,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同时,技术工人是中等收入群体重要组成部分,逐步提高技术工人技能水平和工资待遇,是“扩中”“提低”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。
来自湖南怀化的吴洲敏,是钱塘区东芝家电技术电子有限公司仓储管理员。之前,由于学历不高、技能缺乏,他的工资勉强糊口,自己和家人也难以在杭州落户。在钱塘区有关部门和街道社区帮助下,他参加学历提升、技能培训活动,掌握了一系列新技能。最近,他拿到高级技工证,具备杭州落户资格。
“不仅业务能力得到提升,收入不断提高,小孩子今后也可以接过来读书了,生活越来越美好。”对于未来,吴洲敏充满信心。
共同富裕,不光是老百姓收入层面,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样重要。位于白杨街道的邻里社区,是杭州首个专为技术工人提供社区化服务的新型社区。目前,社区住着来自周边25家企业共6300多名产业工人。早上八九点,社区餐厅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。周边企业里两班倒工作的技术工人们,或结束夜班,或准备开启新一天工作,他们都在这里享受一顿丰盛的早餐。
西北臊子面、四川麻辣香锅、杭州小炒……小小的餐厅里装着大大的世界,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在此相遇。为让所有工人的就餐均能得到保障,餐厅每天从早上五六点营业至深夜。容纳超1万人的寓所、汇聚全国各地美食的风味餐厅、每月举办一场的集体生日会……点点滴滴,凝聚成幸福暖流,为“异乡人”提供温暖的避风港。
“开办嵌入式幼儿园、增加小区公共停车泊位、建筑外立面整治、市政绿化设施提升、建筑内部设施提升、加装电梯……新时代,这里也将迎来新面貌。”说起怎样为技术工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和优质公共服务,邻里社区党支部书记、居委会主任张敏华如数家珍。
为带动更多技术工人走向共同富裕,钱塘区创新发布“技术工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”,初步确定收入分配、技能提升、权益保障、公共服务、社会认可5个维度共24项指标。“我们分析辖区技术工人数量、类型、分布、比例等特征,结合薪酬调查等抽样数据,确定这一指标体系。”钱塘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傅立春说。
实现共同富裕,既要有长远眼光,也要有务实行动。从锚定重点产业赛道,到找准重点人群跑道,钱塘区一步一个脚印、扎实开局,正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、群众真实可感、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。
上一篇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