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江西信息港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财经

德媒:在华德企员工为何日益本地化?

参考消息网6月13日报道 德国《商报》网站6月11日刊发题为《为什么在华企业雇用的德国人越来越少》的文章,作者是马丁·本宁霍夫和达娜·海德。全文摘编如下:

西门子能源(中国)正在这样做,巴斯夫(中国)也在这样做,其他在华企业均如是:德国大公司和中小企业正在将员工“本地化”。这意味着它们从本国向中国派遣的技术工人越来越少,转而雇用中国人从事生产、行政和管理工作。

这一趋势已出现多年。德国海外商会联盟驻上海的马克西米利安·布特克说:“高级管理层的关键职位也越来越多地由本地人担任。”

从商业角度看,本地化有许多优势。人员成本更低,更了解中国客户需求。

这种趋势正在改变德企在华分支机构,使它们更具中国特色。其他国家的企业在华分支机构也是如此。

新冠疫情期间,许多外籍员工回国后不再返回中国,大大加速了这一本地化进程。根据《商报》提前获得的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最新分析,早在2022年,从中国返回的德国人数量就几乎是赴华人数的两倍。

德国大陆集团一名发言人称,该集团的外派员工人数持续下降。这家汽车供应商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有约1.8万名员工,并希望越来越多地依靠当地劳动力。

德国海外商会联盟一项调查显示,2023年,只有69.5%的在华德企会雇用外国员工。反过来,这意味着有30.5%的德企只雇用中国员工。而2016年,还有83%的在华德企会雇用外国员工。

对企业来说,本地化有诸多好处,首先是提高了“中国业务能力”。大陆集团将这种做法称为“在市场,为市场”。大众汽车称之为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。这些公司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更好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,确保供应链安全,降低地缘政治风险。

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一名发言人说,大众汽车依靠“当地的开发和决策能力,同时提升集团的全球竞争力”。尽管如此,大众汽车并不希望脱钩,通过外派职位进行专业技术交流仍然“至关重要”。

来自巴登-符滕堡州的依必安派特风机公司在中国几乎不雇用外国人。该公司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,目前在中国多个办公地点拥有约1900名员工。中国区负责人托马斯·尼恩贝格尔表示,当地员工说汉语,更熟悉市场环境、商业惯例和“细微的文化差别”。这些都会提高客户满意度。

尼恩贝格尔说,此外还可以降低成本。对于外派员工,除工资外,还需向他们支付房租和搬迁费用,其子女的学费通常也由雇主承担。

他表示,为设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工厂寻找外国员工并不容易。其他公司也面临相同问题,在中国欧盟商会的最新调查中,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很难吸引国际技术工人来华工作。

但外国人的离开也带来巨大风险。中国欧盟商会指出,由于沟通困难和文化差异,中国分支机构与欧洲总部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。

专家有何建议?他们建议组建中外混合的员工团队。在上海和成都高校担任经济学讲师的克里斯蒂安·格特克说:“我认为需要国际化的管理团队,同时必须得到德国管理层的高度信任。”(编译/焦宇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江西信息港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4 by 江西信息港 jx.bjdshi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